故事从清末民初富可敌国的山西天成元票号开始,展现了中国早期金融行业的百年兴衰。晋商题材,郭富城主演是吸引我的地方。初次看完全篇有些迷茫,画面具有真实美,蓝天、沙漠、丛林、湖泊,取景很大,部分场景采用极简主义风格,极大突出了天地与人的对比,真是很美。取景和后期制作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拍摄的风格略带着沉闷和朦胧,有大量逆光拍摄的镜头,色调整体偏暗,略带压抑感,与整个影片的感觉相呼应,服装配饰都很到位,发型的设计很有特色,表现出了当时中式中混杂西式的历史背景。体现了影片开通三问:“天这么大,人这么小,人怎么自处?而结束时的“仁义”是否是最好的回答呢?由于影片贯穿整个影片的人性的复杂,需要每一位观影者细细品味。
开头的时候,基业已经建立,鉴于市场环境,他们开始把钱放在官方的银行里,应该就是我们现在是跨行取款转账的概念,然后就是郭富城的角色设立的一毛起存,这个和淘宝的余额宝有的一比,吸引流量。倒是在用人管理方面,张铁林的角色倾向于对自己个人有利的方向,2而郭富城却选择了对大趋势有利的方向。
比较有意思的是,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结果老大是个聋子,老二过于意气用事,发生意外死亡,老四受了妻亡的刺激,疯了,唯有老三看起来无所事事,却在关键时候挑上重任,老父亲还不忘在有生之年,再娶一房妾,再造一个根。过去的那种传宗接代的思想,其实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法。
关于票号可以讲的东西太多了,在此之前自己基本上上没有什么了解,当然了现在了解也不深。影片里面票号引起我注意的是在康家总号举行四年一次的经营总结会上,总号掌柜通报天成元全国23个分号的经营业绩时里面讲到,东家财股21股,员工身股17股,每股折合1.58万两,实际产生的营业收入(汇兑、存、放款三项业务)总额高达2000多万两。这就是票号引起我注意的第一个地方。从投资的角度看,这个投入产出比那是相当可以,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票号这门生意基本上让山西人给把持住了。另外一个山西票号吸引我注意的是,在清朝末年,200多年前,股权激励的比例居然会有这么高,基本上与控股股东持平,放在当下估计能有这样格局的企业也是少之又少。还有一个很奇怪的就是票号的管控方式,分号与总号是每四年举行一次经营总结,那么总号是如何保证各分号运营的可控、可视化?